- T.T.pilates小分队的学习记录 -
DAY 3
跑步工作坊
人类,是天生的行走者。
双足螺旋的形态产生力量,完美的足弓缓冲减震,
赋予人类行走奔跑的能力。
人之所以能在食物链的顶端,
是因为我们在狩猎时代便能够直立行走,在更高处预见危险,
因为有能力长途奔袭进行围猎,战胜比我们强大数倍的对手。
但是...
现代人把自己困在了椅子当中,连形态也变得如同椅子一般。
我们逐渐忘记了走和跑的最高效的样子,
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错误的走姿与跑姿。
很多人想通过跑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,因为它低成本且易操作;
殊不知,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正确的走跑的姿势和能力才能开始享受这项运动。
每年因跑步而受伤的人不计其数,这警醒我们必须去关注它。
北京学习之旅的第3天,
Brent Anderson的跑步工作坊为我们解读了这些规则——
基于跑步生物力学、神经生理学和负荷优化。
这些思路帮助我们掌握作为跑步者的技能,
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和适应过程,
将彻底改变一个人跑步的方式。
早上的内容是理论部分,围绕3方面展开:
我们为什么要跑步?
跑步有哪些要点?
我们需要哪些能力才能跑得更好?
下午,我们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,做了大量的案例分析。
在Brent Anderson的引导下,
我们观察受试者在跑步机上的表现,
看他们的下肢是否能够做到很好地折叠以减少身体上下径弹动幅度,
上肢摆动幅度是否过大,身体是否能基本垂直于中心线,
甚至计算他们完成一个跑步姿的周期是多少帧。
Brent Anderson挑选的分析对象们拥有不同的运动水平,
这让分析结果具有了饱满的维度。
T.T.pilates小分队的Rebecca也被挑选成为案例。
她在测试中表现出躯干前倾,下肢折叠不够好,上肢摆动过多。
在解决问题阶段,Brent Anderson首先激活她的深层核心,
让她做平板并快速地抬脚趾拍肩膀,用短促的震颤在骶骨处下压激活核心;
然后举杆过头,在跑步机上保持姿态跳动,激活足底以完成上下肢的连接;
在姿势调整完毕后,用节拍器给出神经反馈,帮助她找到节奏感。
其中,有个案例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。
这是一个久坐少动的IT男,却又喜欢极限飞盘和篮球,
急停急转的运动特点导致他膝关节严重磨损,
进而影响了髋关节和足踝关节的灵活性,
跑步的时候呈现出极大的砸地声。
Brent Anderson用手法处理了髋部肌群和胸椎段,
做了侧链的拉伸,加强了足踝活动度。
他站起来时说,我好像有一个全新的身体了。
之后,Brent让他做蹲起的动作以建立本体反馈,帮他回归自然的本体能力;
还做了负重胸椎的伸展,训练他因长期久坐而失去张力的背伸肌群;
此外还有一些跑步节奏感的练习,强调整体节奏却又不生硬地去掐每个节奏点。
最后当他回到跑步机上时,跑步质量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改善。
受试者中还有一个已退役的女运动员,曾接受过5年专业的跑步训练,
一上跑步机就呈现出非常完美的跑步姿态。
但这个女生长期被左髋的弹响和疼痛所困扰,偶尔膝关节和下背部也会有不适。
Brent给她做了很多测试,结论是这意已经不属于运动康复的范畴,
应该去寻求医疗的帮助,因为她股骨的盂唇已经有撕裂迹象了。
但是疼痛产生于2年前,至今已经很难再追溯源头。
Brent建议她暂时停止跑步,先去寻求医疗的建议,再开始一些基本的训练。
这时下面有人问:普拉提是否适合她做?
答案是肯定的。
因为普拉提是一项相对安全的运动,强度适宜,
且对她的损伤恢复有一定的辅助。
通过Brent Anderson的跑步工作坊,
我们建立起了跑步步态与普拉提原理之间的清晰连结。
通过调节人体的关节功能和肌肉状态,建立神经反馈,
就能有效预防跑步中的运动损伤,让跑步真正能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助益。
最后,献上长城好汉们留念合影~
T.T.pilates小分队3天4夜的学习旅程就此圆满结束啦~